消費者薅電商羊毛越來越難,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大勢所趨
2019-11-12 15:33:40 閱讀(619)
雙十一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天貓每年都在刷新雙十一的成交總額,今年定格在2684億,相較去年的2135億元,增長了25.71%。我們看到的是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后卻是無數商家絞盡腦汁想各種雙十一的玩法,都希望通過新玩法讓店鋪的銷量上一個臺階。今年雙十一電商們的玩法有全民開喵鋪、拉人贏紅包等各種各樣的促銷玩法讓人眼花繚亂。如此多的復雜玩法簡直是考消費者的智商,這時就能驗證出小學數學是不是語文老師教的了(開個玩笑),不過電商的各種復雜玩法有時候確實要讓消費者研究一番才能明白其中含義。
為了蓋樓,友盡了
我們通過了解相關數據發現,今年的雙十一除了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各大主流電商平臺以外,還吸引了100多個其它的小平臺參與進來,雙十一的優惠獲取除了要消費者自己努力外,還需要拉自己的好友助力,就像天貓的蓋樓大挑戰,網上也有人感嘆為了蓋樓,我們友盡了。通過雙十一的優惠規則我們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各大電商都在大力的宣傳補貼和優惠,但是消費者卻感覺羊毛越來越難薅了。
出現羊毛難薅的情況其實也正常,全國數億的消費者都在盯著雙十一,對于如此巨大的市場來說,各種消費券、補貼都變成了毛毛雨。雙十一其實從來都不是各大商家的愛心日,這只是他們的促銷日,為了提升銷量的一個重要日子,商家的最終目的仍然是賺取盡可能大的利潤,各商家為了備戰雙十一會提前幾個月熬夜、備貨、制定各種優惠和規則,所以他們最終制定的各種紅包、優惠等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今年的雙十一線上線下商品同款同價的趨勢越發明顯,除了秒殺商品和新品限量體驗外,以前的各種爆款商品、電商專供商品也都越來越少了,電商的各種銷售手段也都在回歸理性。
有一位服裝行業的電商部門負責人表示,服裝行業不是暴力行業,能夠給消費者的讓利也是有限的。以前國內服裝行業為了雙十一沖量,往往會對服裝進行低配銷售,打出雙十一特供、驚爆價等噱頭,促使消費者購買,實際上這些服裝的質量也是打了折扣的,消費者買回家后對服裝不滿意,進而對服裝品牌也否定了,所以這種方法不可取。任何商品都有其成本和合理的利潤,沒有利潤的銷售就是虧本,沒有商家愿意,所以商家為了在低價商品中賺取利潤,必定會降低成本,也就會降低產品質量。雙十一對于商家來說只是獲客的方式,而不是銷售方式,在雙十一期間會有一些促銷手段,但是不會影響產品的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其實消費者只要認識到商品的價格和質量,就不會一味的追求產品的價格,對沒有搶到驚爆價商品也不會有多少失望。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商家對于雙十一或者是網絡促銷的認識也逐漸回歸理性,回歸到對商品質量的重視上,消費者的消費認知也在升級,不再因為商品的價格而判定是否對其購買,實際上這種做法才是可行的,如果一味的追求價格,那么最終消費者得到的是一堆不合格品,商家得到的是品牌的垮塌,這是一種雙輸的局面,而保證質量賺取合理的利潤,消費者買到的是優質的商品,商家也能賺取到合理的利潤,這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也是雙贏的局面。
相關閱讀:
- 本文關鍵詞:
- 電商運營